制藥凈化車間作為藥品生產的核心場所,其建造質量直接關系到藥品安全與生產合規性。然而在實際建造過程中,常因設計不科學、施工不規范等問題,導致車間無法滿足GMP(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)要求。本文結合行業實踐,梳理常見問題并提出系統性解決對策。
一、選址與布局不合理:源頭把控合規性
部分企業在車間選址時忽視環境影響,將車間建在粉塵多、交通繁忙或周邊存在污染源的區域,增加后期潔凈控制難度。布局設計中,還常出現功能分區混亂現象,如潔凈區與非潔凈區未有效隔離、人流物流交叉污染。
解決對策需從源頭發力:選址應優先選擇空氣質量好、遠離交通主干道及化工企業的區域,同時做好周邊環境評估;布局設計嚴格遵循“人流、物流、氣流”三流分離原則,采用單向流設計,設置獨立的人員更衣通道與物料傳遞通道,潔凈區按生產工藝要求劃分不同潔凈級別,如無菌生產區需達到標準,且相鄰區域壓差控制在5-10Pa,防止空氣逆流污染。
二、材料選擇不達標:筑牢潔凈基礎
墻面、地面、吊頂等材料選擇不當是常見問題。部分企業為降低成本,使用易產塵、易腐蝕或無法消毒的材料,如普通水泥砂漿地面易起砂,木質吊頂易受潮滋生微生物,嚴重影響潔凈環境。
材料選擇需滿足“耐消毒、不產塵、易清潔”要求:墻面可采用不銹鋼板或環氧樹脂涂料,具備耐酸堿、抗沖擊特性;地面優先選用聚氨酯自流平地面,無縫隙且防滑耐磨;吊頂采用鋁合金扣板或彩鋼板,避免積塵與冷凝水滴落。同時,所有材料需提供合規證明,確保符合藥用級標準。
三、氣流組織紊亂:精準控制潔凈環境
氣流組織不合理會導致潔凈區局部粉塵、微生物超標,如回風口設置不當造成氣流死角,送風量不足無法維持正壓環境。部分車間還存在氣流短路問題,潔凈空氣未充分擴散即被排出,降低凈化效率。
優化氣流組織需結合生產工藝:采用頂送底回的氣流方式,確保潔凈空氣均勻覆蓋整個區域;根據潔凈級別計算送風量與換氣次數,換氣次數不低于200次/小時;在產塵量大的設備附近設置局部排風裝置,避免粉塵擴散;定期檢測氣流速度與壓差,確保符合規范要求。
四、潔凈度維持難:建立全流程管理體系
車間建成后,因清潔消毒不好、設備維護不當或人員操作不規范,導致潔凈度難以長期維持。如清潔工具未按區域劃分使用,造成交叉污染;設備密封不嚴,產生泄漏污染環境。
建立全流程管理體系是關鍵:制定嚴格的清潔消毒制度,明確清潔頻率、清潔劑種類及消毒方法,定期對潔凈區進行微生物檢測;加強設備維護保養,定期檢查設備密封性能與過濾系統,及時更換高效空氣過濾器;強化人員培訓,規范人員更衣流程與操作行為,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潔凈區。
制藥凈化車間建造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從設計、施工到運維全環節嚴格把控。只有針對性解決選址布局、材料選擇、氣流組織等常見問題,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,才能打造符合GMP要求的潔凈生產環境,為藥品質量安全保駕護航。